在北京成功召开。本次会议以“政策法规引导下的管理思路变化和商用车产品技术升级”为主题,为我国商用车产业高质量与健康发展指明方向,同时为传统商用车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思路。

  在3日的全体大会上,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车运输研究中心主任周炜发表了题为《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认识与思考》的精彩演讲。演讲的主要内容如下:

  道路运输车辆这个概念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改在变化。在改革开放初期,没有私家车,所有的车都是营运车。这时候乘用车、商用车边界很清晰,乘用车用于乘坐,商用车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。但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发展,乘用车和商用车都在做商用,边界开始变得不清晰。因此,需要在管理制度上有一个思路和想法,更好地把它区别出来,这便是分类分级。原来从欧洲借鉴过来的乘用车、商用车边界在管理方面就不清晰了,所以交通运输部有另外一个分类方法:运营车、非运营车。

  运营车是生产工具,而非运营车是生活消费品。行业要管理的是生产工具,这就涉及到交通和运输的定义、定位问题。交通是生产经营活动,包括建、管、养、用等业务工作,例如建筑工人在荒郊野外利用生产工具和原材料建设成道路、桥梁等基础设施的生产过程。

  交通的标志或者是主要职能是“先行官”,具体而言就是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。而运输是从业人员利用车辆作为生产工具在道、桥、隧等基础设施条件环境下,生产出人或货的移动过程,这属于生产经营活动。对于生产经营活动,其本质是提供一种运力保障。车辆作为生产工具的职能是非常清晰的,所以运营车辆所发生的事故不是普通交通事故,是安全生产责任事故。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第一个要做的事情是控制法人,即管理者。运营车辆作为生产资料或者生产工具,满足的是适用性和可靠性问题,而非运营车作为消费品满足的是个性化需求。

  车辆管理涉及到的相关部委有21个,但专门设有车辆处或者汽车处、装备处的只有7个,包括生态环境部、工信部、交通运输部、等。这可能会在传统固有的概念里存在边界不清的问题。

  交通运输部的职责边界是车辆在使用环节的管理,所负责的安全生产是在道、桥、隧等基础设施上的工作过程的安全问题。交通运输部和工信部等其他部门的边界和职能很清晰。工信部主要管产品的生产过程,也就是说汽车工厂生产的是汽车,不是医疗器械,这是工信部的秩序管理问题。是管秩序的,比如说经济秩序有经济,社会秩序有,交通秩序有。在国务院的各部门里,有一些部门属于综合管理部门或者叫机关,比如像应急管理部是综合管理部门,而像工信部、交通运输部是生产管理部门或者叫业务管理部门。从汽车设计、生产、销售、注册、登记、运营管理一直到报废,涉及到好多部委,放管服首先是放,然后是管,管是用新手段、新技术、新方法、新思路,最后更主要的是服务。

 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属性及边界,既要横向切几刀,又要纵向切几刀。横向叫分段,交通运输部分管理的是使用这一段。例如车辆上了牌要使用,作为生产工具要到交通运输部备案,办道路运输证,然后从使用到报废,整个过程都是交通运输部管。对于非运营车辆,从历史来看,交通运输部管售后服务和售后维修,也是使用管理的环节。纵向又切了几刀,有不同类型的车,交通运输部管的是运营车辆,或者是叫经营性机动车,即生产工具。这一点属于治理能力范畴。

  车辆技术管理的总体思路是分类分级管理,分场景、分用途来配置运力,比如说城市场景,干线公路场景等等。无论体制机制如何变化,本质不会变。

  交通运输部对车辆技术管理是分类,新车和在用车本质上取决于是否有道路运输证,具备道路运输证以后新车就变成运营车辆的在用车。对道路运输证颁发以后变成在用车,在之前的是新车管理体系。

  新车管理体系现在是拿到达标车型公告,这个是内部公告,作为技术支持单位是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审核、把关,这个公告本质上不是给社会用的是给运管人员用的,也就是说运管人员要根据公告的内容,对每一辆车是否作为生产工具的确认和把关。颁发运输证以后,由于车辆每年都在使用,因此需要有年度审验工作。年度审验就是要检查这辆车明年是否还能继续使用的问题。目前对在用车的管理实施的是记录档案管理,由于是静态管理,难度不大。有一个非常难的就是运输过程管理问题。在2014年以前,国家大力推动了卫星物理系统对运营车辆的使用,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,但现在同步效果还是不错的。

  这是整体上使用周期的管理流程问题。道路运输车辆从安全、高效、绿色的角度出发,实施了道路运输车辆的达标车型公告管理,包括车辆生产、注册、市场准入。对在用车是机务管理,最难且最复杂的就是过程管理。

  车辆标准目前还存在一定问题。我国大多数的汽车标准来源于欧洲,但是没有把指令、要求进行很好的划分,对欧标的研究深入程度不够,以至于我国的标准没有很好地分类。标准是需要分类的,其中一类是需求性标准。例如GB 7258中各类的车辆需求、条件,是运输需求、运输要求对车辆提的条件,包括车辆的技术条件、选型条件、技术要求都是属于需求性标准。这一类标准是提要求和条件的,且不能确定技术路线和产品形式,非常宽泛,只能对功能和性能提要求,因此可以形象比喻它是“招标文件”。还有一类标准是供给性标准,比如说GB 7258里面供给类的产品可能成百上千,供给类标准,也就是产品类标准是很明确、很细致、很确定,它就是确定产品的结构形式、公差等一系列的数字。那么,供给类标准形象的比喻是“投标文件”。第三类叫复合类标准。复合类标准是评标文件,就是检验方法、测试方法、评价方法。

  关于道路运输车辆运行条件和等级评定问题。分类分级管理,是常态的管理手段和方法。可以考虑能不能用日常维修、维护、保养的方式,甚至是远程监测的方式对车辆的可用性、有效性评价。

  在此问题上一定要打开思路进行放管服。放的是陈旧的、固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;管是开拓思路,用最新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。汽运中心的定位是国家与行业的科研服务机构,主要方向是以装备为核心,以运输为主线,涉及到人对车辆装备的操作使用以及企业对车辆装备的管理。

  声明: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搜狐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场。


88bf必发com

上一篇:本周329次买入评级 1股获15次
下一篇:利用GIS提供的位置智能联邦快递使命必达!